2015年4月30日下午,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邀请到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泽民教授做《极地测绘和全球环境变化》专题讲座。讲座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雷敬炎主持。
开展极地科学考察的意义是什么?王泽民教授的讲座从两极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和窗口展开论述。
在南北极简介篇章,我们知道了南极是海洋包围的大陆,北极是大陆包围的海洋。南极低温比北极低,南极无领土归属,无土著居民,无高等植物,具有寒极、风极、旱极的显著特征,遥远的南极,蕴藏着人类共有的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科学资源。北极是全球的“空调”,矿产资源更为丰富。
鉴于北极消融快于南极、北极熊生存离不开海冰的特性,在全球变化对两极的影响、两极对全球变化的反作用章节,通过大量的遥感影像图片资料和数据分析,王泽民教授为我们展现了北极海冰的变化过程,2008年海冰融化北极首次变孤岛;解读全球变化带来的温室效应、极地冰川严重退缩、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频发等恶劣影响;从北极航道与传统航道的比较,描述了全球变化带来航线缩短的机遇。
从发现论、扇面论到占有论,王泽民教授与我们一起共同回顾了人类有关南极考察的历史所经历的探索发现时代、英雄时代、航空时代、科学时代四个阶段,现在已经有20多个国家建立了150多个考察站。并带领我们体验了德国利用液压升降系统建设的先进的科考站用房,和他们优良的零排放理念。
极地考察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拓展未来发展空间的伟大事业。1984年10月15日,邓小平同志为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挥毫写下“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的光辉题词,揭开了我国开展极地考察的序幕,奏响了挺进极地的宏伟乐章。南极科学考察事业,是与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事业,是一项和平的事业,其目的在于使人类能够和平有效地利用南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0多年来,我国极地考察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书写了一页页值得自豪的篇章。在南极,连续组织了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考察,已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泰山站四个科学考察站;在北极,建立了我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目前,两极共建立了四个GNSS卫星跟踪站,南极中山站建立了第一个极地北斗卫星跟踪站。
王教授讲授了绝对重力仪、地质雷达等设备在极地科学考察中的有关应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21世纪,对极地科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0多年来,我国在极地考察工作中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在极地工作中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任重而道远。王泽民教授通过讲解南极验潮站建设中压力传感器的国内外设计差距,结合自己多次参与南极科考活动的经历,深深体会到:在南北极极端环境下开展测绘工作,需要优良、高度自动化的设备来支持;现代化的后勤保障至关重要。
据介绍,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是由原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和原国家测绘局联合发文批准,于1991年成立的极地测绘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机构。自中国著名的极地测绘与遥感信息科学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学术带头人鄂栋臣教授参加中国首次南极考察以来,中心参与了我国历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先后选派100余人次参加了中国31次南极科学考察和10次北极科学考察。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心建立了东西南极测绘基准,测绘出覆盖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图,命名了359条中国南极地名,构建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信息化极地测绘技术体系,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为中国极地科学考察和科学研究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得到了国内外极地科考领域的广泛认可。
本次讲座不仅是一场南北极科考的知识普及,更是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全处职工为五星红旗、武汉大学校旗飘扬在南、北极,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腾飞而骄傲、自豪,坚定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信心。
讲座结束后,就中国领海问题、科考人员饮食问题等大家感兴趣的领域,王泽民教授与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员工展开了交流。讲座在热烈友好的氛围中结束。
(撰稿:赵旎,审稿:杨旭升)